在邯郸市有一位被称为“鸭妈妈“的养鸭专业户,
有100多名和自己毫无血缘的“儿女”,
他们都曾受过“鸭妈妈”温暖的帮助。
一心做善事的“鸭妈妈”自己也算不清
究竟帮助过多少人,
也从来没有计算过
到底捐出多少钱,
唯一盘算过的就是
一直要把做善事坚持到底。
今年65岁的张敏荣,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,就在邯郸当地经营着香鸭燕的特种养殖,经过20多年的打拼,她的香鸭燕养殖基地从最初的1000来只,发展到现在6个大型养殖场,数十万只的规模。可是在当地大家谈到张敏荣的时候,说的最多并不是她显赫的身家以及艰苦奋斗的创业史,而是她几十年如一日的照顾当地上百名残障朋友的事迹。
从负翁到富翁,养鸭也能闯出一片天
1988年,张敏荣来到东北大兴安岭,经营了4年木材生意,挣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。1992年,回到邯郸的张敏荣,创办了自己的铁厂,为人诚信的张敏荣很快打开了市场,厂子规模越做越大,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女企业家,可是红红火火的企业因为特殊原因,厂子被迫关闭,张敏荣背负了不少债务。
1997年,一个偶然的机会,她有幸结识了一个朋友朱先生,并主动帮助她联系现在的养鸭项目。此时的张敏荣身上仅有800元,她从澳门进了1000只法国香醇雁,自己一个人办起养殖场。她每天只休息两个小时,养鸭子、进饲料、卖鸭蛋等等一切的活都是她来干。张敏荣这样告诉记者:“当时的资金比较困难,处处得节省开支,我还得早点还清外债。”第一批香鹑雁开始产蛋后,张敏荣又开始发愁销路。她带着样品亲自跑到福建等地。饿了就啃几口馒头,渴了喝几口凉水,吃了不少苦头。“自助者天助”,张敏荣最终联系上一家外地进货商,所有的鸭蛋有了着落。凭着自己的努力,张敏荣用了两年时间不仅还清了自己所欠的外债,还扩大了规模,养殖之路驶入“快车道”。
“鸭妈妈”圆了他们的梦
2015年9月,张敏荣组织20名残疾人组成特殊的旅行团,带领他们参观了北京八达岭长城、天安门广场等地。
为了这一天,“鸭妈妈”张敏荣女士认真思考了一个多月。考虑到重度行障人士行动受限的身体条件,提前安排了身强体壮的几名志愿者;担心他们其中有人上厕所不方便,提前准备了尿桶;唯恐他们长时间坐车有不良反应,提前准备了晕车药、食品、矿泉水……;为了能让第一次走出家门的行障者吃好、玩好、休息好,“鸭妈妈”又提前派人去北京预定了饭店、宾馆、并联系了当地旅游团。待一切准备妥当之后,“鸭妈妈”把大家集合到一起,开始了这一次,注定就不会平凡的“助残圆梦”之旅行……
“鸭妈妈”的这一次爱心助残圆梦之旅圆满结束了,但“鸭妈妈”却说,这才刚刚开始,今后将尽自己最大能力,分次分批地圆了行障者“出行”的梦。
“鸭妈妈”为残疾群众送温暖
“‘鸭妈妈’张敏荣做了一辈子的善事,每到年关都照顾帮助我们!”丛台区残疾人柴成山激动地说。2017年春节前,为了让残疾群众度过一个温暖的春节,邯郸企业家“鸭妈妈”张敏荣联合市残联,在黄粱梦镇吕仙祠广场,为150余名残疾群众发放了价值2万余元的春节物资。
领到这份春节物资,残疾群众十分感动,大声说着谢谢。受“鸭妈妈”资助多年的张利说:“这么多年来,‘鸭妈妈’对我一直很关心,她就像我的亲人一样!”黄粱梦村的王高龙同样受张敏荣帮助多年,当天是两人第一次相见,交谈时,小伙子流下了感激的泪水。“我们通过很多次电话,张大姐不仅在生活中给予帮助,还在精神上鼓励我,让我重拾信心,对生活燃起了希望!”
从小就有助人为乐善念,从12岁到现在一直坚持善事
相关资讯
-
【现场写真】口感好、有香味,威梨进入沪深大超市
2019-11-01 -
鸡泽辣椒:不只是“大厨的秘密武器”
2019-11-01 -
“冀农担”普惠农业显成效:惠及5223个主体 发放贷款24.15亿元
2019-11-01 -
【网民问政】石家庄市供暖准备已就绪 多措并举预防“冬病”
2019-11-01 -
实施5大工程 深化4项改革河北深化“放管服”改
2019-11-01 -
河北省科协举办院士助力创新河北建设成果展
2019-11-01 -
【壮丽新时代 美好新海南】2019全国重点网媒走进海南自贸区、
2019-11-01 -
“高铁开进沂蒙山” 临沂文化旅游推介会在石家庄举办
2019-11-01 -
张家口市召开应急管理宣教工作会议
2019-11-01 -
辛集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开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志愿服务暨
2019-11-01 -
5G商用正式启动 石家庄联通极速开启智慧未来
2019-11-01 -
【向上吧河北】邯郸“鸭妈妈”创业致富不忘初
2019-11-01